精品人妻区二区三区蜜桃-欧美妇女高潮高清喷水-欧美三级精品一区在线-视频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歡迎訪問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科研進展

重慶研究院在全球變化下的河流物質(zhì)輸送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時間:2016-01-21編輯:三峽所生態(tài)中心

  近日,重慶研究院生態(tài)中心李思悅研究員團隊以東南亞最大河流-湄公河為例,揭示了近90年以來河流水體主要離子的相對組成、無機碳和主要離子縱向通量以及驅(qū)動因素。結果表明表征人為活動的Cl、SO4Na的相對組成翻倍,人為活動及氣候變化引起的流量減少導致輸送通量,并沒有呈現(xiàn)明顯的增加或減少趨勢。 

  河流的溶解性無機碳及主要離子輸送在全球物質(zhì)循環(huán)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然而河流水體中離子濃度的相對組成以及輸送通量正受到人為活動及水文的影響,亟需典型河流的相關研究揭示長時間序列下的河流水體離子輸送對全球變化的響應。全球尺度的無機碳、主要離子濃度、通量及單位面積通量和流域物理特征包括土地利用、巖性及水文的響應關系表明無機碳濃度、輸送通量和碳酸鹽巖組成及徑流顯著正相關,人為活動土地利用(例如農(nóng)田)顯著增加河流的主要離子的濃度和流域單位面積通量。進而發(fā)展了新的流域物理及化學侵蝕速率的預測模型,重新評估了全球河流無機碳、溶解性物質(zhì)及顆粒態(tài)物質(zhì)的輸送通量。 

  該研究成果在預測河流物質(zhì)輸送特別是認識河流在全球變化環(huán)境下的物質(zhì)輸送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相關研究成果以Changing fluxes of carbon and other solutes from the Mekong River為題發(fā)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2015.5, 16005 DOI: 10.1038/srep16005)上。 

    論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6005

90年來主要離子相對組成變化(左圖,單位mg/L)以及河流物質(zhì)入海通量(右圖,單位Mt/y